造吳哥窟福一方村民念著好支書
  ——記當鋪原環縣木缽鎮二合塬村支書黃繼龍
  黃繼龍
  每日甘肅網-西部商報訊(首席記者金奉乾 通訊員文璟)黃繼龍,原慶陽市環縣木缽鎮二合塬村黨支部書記。他忠實踐行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莊嚴承諾,修路,建橋,打水窖;他帶領群眾改變家鄉整合負債貧窮落後面貌,種草,養羊,促增收;他帶領村民走上脫貧致富之路,幫孤,助殘,解民憂……他用平凡而短暫的生命,譜就了一曲無私奉獻的人生贊歌,樹立起一座舍己富民的光輝豐碑。
  回訪二合住商房屋塬村村民思念好支書
  走進環縣木缽鎮二合塬村,通村的沙礫路寬闊平整,過去趟水而過的四條深溝如今都架起了石橋,盤龍小學也蓋起了13間新校舍,滿載糧食的農用車穿梭往來,家家戶戶的棚圈裡羊肥牛壯。“村裡人最頭疼的行路難、上學難得到解決,種植和養殖產業也蓬勃發展,為了鄉親們過上好日子的黃支書,卻看不到這喜人的景象。”村文書吳鋒說起眼前的變化巴里島,欣慰和自豪的同時,眼裡卻透著惋惜。
  黃繼龍去世已有一年多,但二合塬村的村民們至今都忘不了那位為了鄉親們的福祉,傾其所能,因公殉職的好支書。2012年5月16日,黃繼龍開著自己的農用三輪車給貧困戶送完化肥返回時,車輛墜入谷底,他也永遠地離開了他時刻牽腸掛肚的鄉親們。
  75歲的五保老人近幾年在黃繼龍家度過了很多個開心而熱鬧的春節。“我家就我一個人,支書就把我接到他家過年,他家的長輩吃啥我就吃啥,過完年臨走時他還給我兜里裝上幾個饃饃……”王正會老漢無兒無女,一人生活,只要有優撫政策,黃繼龍都儘力為他爭取和落實。“一有時間就來看我,每次都帶錢,有的錢是公家給的,有的錢是支書自己掏的。”
  村裡人都知道,黃繼龍的一個哥哥在寧夏銀川當“大老闆”,多次叫他去工作,而且已經給他買了房子,但黃繼龍從未動心。他說,“不改變村裡的面貌,我哪兒也不去”。
  黃土塬上的好支書心系百姓舍己富村民
  1987年,23歲的黃繼龍擔任二合塬村周台組組長不到一個月,就開始籌劃修路的事。吳鋒說:“他動員大家投工投勞,還聯繫貸款買了鋼釺、鎬頭、炸葯,在石崖上鑿出了一條長2.5公里、能推架子車的路。那7800元貸款一直到他離去,他都沒讓村裡還。” 2008年,時任村主任的黃繼龍爭取到通村鋪砂路項目,可由於資金缺乏,該項目沒有占地補助,當新路必須穿過一些耕地時,有村民給他出了道難題,“要占地,得給補償!”對此,黃繼龍挨家挨戶做工作,但群眾想不通,黃繼龍心一橫,把自家的3畝小麥青苗地推了……如今,這條8公里的沙礫路已通到二合塬,解決了全村900多群眾和鄰村3萬多群眾的“出行難”。擔任村主任和村支書的11年中,黃繼龍先後實施機平梯田3000多畝用於種莊稼,把坡窪地騰出來種草養畜,全村人均純收入由2002年的765元增加到現在的3009元。
  2012年初,“聯村聯戶,為民富民行動”讓黃繼龍興奮不已。隨後,他和慶陽市科技局、村委會班子成員經過深入調研,提出了“基礎設施強村,養殖、林果、勞務富民”的發展思路。短短1個月時間,他為村上爭取到了3座過水橋項目,可惠及附近5個村6000多名群眾。他還向慶陽市科技局建議,成立一個養殖專業合作社,建一個手機信號塔,再把道路全部硬化,家家戶戶都住上磚窯,再人均種上2畝核桃樹……
  夢想逐漸成真山村煥發新顏
  黃繼龍去世後,二合塬村新的村委會班子按照既定的發展規劃,改善基礎設施,爭取資金62萬元,村民義務投工,相繼建成了“繼龍橋”“姚望溝橋”“蕎麥溝橋”“劉家溝橋”,拓寬了周灣至陶窪子的通村道路,2014年將鋪油罩面,這條路的建成,根治了坪子原等5個村的多年來的“腸梗阻”,5600餘人告別了行路難。盤龍小學建成新校舍13間,今年還為14戶群眾改造房屋42間。村上還加大科技培訓力度,邀請市縣專家舉辦養羊、林果培訓班,幫助農戶掌握各項技能。72戶村民以入股形式,成立養羊合作社,全村羊存欄從2011年的500只增加到4000只,預計年底出欄2000只,收益160萬元。  (原標題:造福一方村民念著好支書:記原環縣木缽鎮二合塬村支書黃繼龍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v88vvupv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